之前大學的一個小故事

政大大一必修有歷史課,當大家都選一些很好過的課的時候,本人很有種的選了一個『學得到做報告方法』的課。

這堂課在學期前半段是聽教授上課,後半段開始同學們要四五個人組成一隊來上台報告,在報告前題目要先給教授審核過,通過才能做報告。口頭報告的時間是30分鐘,比較特別的部份是結束之後要有問答時間,而且必須要有人在底下發問,不然教授就會很殘忍地讓整個組在台上尷尬的待著10分鐘。

看到這裡,應該直覺性的會想到要怎麼做吧?對,這是連教授自己都有教的方法:樁腳。只要在上課前先找兩三個台下認識的同學,準備好問題的紙條給他們就可以解決這一整個難題。

不過這世界上總是有一些專找麻煩的份子,在這種時候明明就不是樁腳還要發問,搞得台上人荒馬亂,功力比較高深的就可以稍微呆一下然後做出回答,準備不夠的就需要經過小組討論才能做回答。教授在學期最後講評也提到大家做樁腳跟回答問題的演戲功力都太差,只有那個某某人一看就知道不是樁腳,那個人就是在下我。

附帶一提的是,我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成績比較好,上學期還被當了 -_-。

其實我好奇的是,為什麼都不會有人跟我一樣做類似的事情呢?我們是不是從小到大被填充式教育的思考方式所影響,而習慣性地對於台上所傳授的內容概括性地承受,儘管上面的人所講的內容有一部份是錯的也不知道要去懷疑甚至質問?

『我是要測試你們有沒有認真上課』,這是以前老師上課不小心講錯而被質疑的時候會講的一句話,雖然聽起來很像藉口,不過也許偶爾就需要有這種教學方式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saragi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